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罐齐发-《随身军火库,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个名叫陈阿三的佃户听得眼睛都直了,他停下扒饭的动作,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大哥,你没骗我们吧?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?”

    “骗你我就是你孙子!”

    水手急了,唾沫星子横飞。

    “人家王爷说了,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!”

    “他那边的官,一个个客气得很,没一个敢跟百姓耍横的!”

    “我听一个在那边安了家的老乡说,孩子到了年纪,不管男女,都能去一个叫启明学堂的地方免费读书识字!”

    “免费读书?”

    食肆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
    对这些挣扎在最底层的百姓而言,供养一个读书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。

    免费,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股魔幻般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陈阿三的心,他租了地主家十亩薄田,一年到头,起早贪黑,交了租子。

    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五口吃。

    两个孩子都十来岁了,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。

    可现在,水手口中的那个世界照进了他黑暗的生活里。

    “那个,南华夏洲,怎么去?”陈阿三颤抖着声音问道。

    水手嘿嘿一笑:“想去的人多了!听说啊,想去,就得去天津卫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的船队,都在那边集结,专门接人过去!”

    “天津卫……”

    陈阿三喃喃自语,这个遥远的地名,瞬间在他心里,变成了一座希望的灯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北境,北平城内。

    相较于南方消息的口耳相传。

    北平的移民宣传则是有组织,有计划,且声势浩大。

    江澈之子,年仅十七,却已因其父之功,遥领北平之地。

    被百姓尊称为小北平王的江源,正亲自坐镇此地。

    他没有像其他王公子弟那般斗鸡走狗。

    而是将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,运用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城门最显眼的位置,设立了南华夏洲招垦司。

    十几名身穿统一青布制服的年轻吏员,正笑容满面地接待着前来咨询的百姓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