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支持-《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婉宁偷觑了王爷一眼,见他并无愠色,便抱紧了他的腰,轻轻叹了口气道:“这两天灵阳县的稻子该收了。白月湾种得早,都已经收完了。也不知道沼泽改造的那些田,产量究竟如何,可惜不能亲眼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王爷刮了下她秀挺的鼻子,承诺道:“想去看?那就快睡。明儿我带你去。”

    婉宁立刻抬起头,仰着小脸,眼中满是惊喜:“夫君你真好!”说完,心满意足地搂紧王爷的腰,乖巧地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王爷看着她依赖的模样,眼里满是笑意,起身吹熄了灯烛。

    天光微熹,婉宁便早早起身。不同于王妃的繁复宫装,她特意选了身利落的窄袖胡服,深绿色的衣料衬得她身姿挺拔,行动间透着一股飒爽之气。她坐在妆台前,由冰儿简单挽了个清爽的发髻,插上两支素玉簪,便迫不及待地与宣王赶紧去吃朝食好出门。

    宣王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小丫头,眼中掠过一丝惊艳。褪去华服珠翠的婉宁,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在田间地头充满活力的姑娘,只是眉宇间沉淀的沉静和经了人事让她更添风韵。

    “王爷,”去饭厅的路上,婉宁眉眼弯弯,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,“臣妾估算着,灵阳县那十万亩稻田,正是收割的好时候!白月湾种得早,前些日子已收完了,收成极好。这沼泽地改造的田,肥力更足,水源充沛,我得去看看到底收成如何。”

    宣王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,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,温声道:“好,今日便遂了你的愿,带你去亲眼看看。也看看本王的王妃,为辽东打下的这第一座大粮仓!”

    一行人轻装简从,宣王带了百名精锐亲兵护卫,婉宁则带着秋霜和两个得力管事。秋霜提着一个特制的木箱,里面装着婉宁惯用的测量工具和记录簿册。一行人直奔灵阳县。

    当队伍抵达那片由婉宁亲手规划、改造出的十万亩良田时,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。

    秋日的阳光暖意融融,目之所及,是连绵无尽、翻着金色的波涛!沉甸甸的稻穗饱满低垂,带弯了稻杆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那满眼的金黄,从脚下一直铺展到天际线,壮丽无比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叶清新的味道,远处,那如同巨大蓝宝石般的人工湖在阳光下碎金闪烁,纵横交错的沟渠滋养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。

    “我的天,王爷,我得让我祖母来看看……”婉宁勒住马缰,喃喃出声,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,她是又感动又自豪。多少民夫的挥汗如雨,多少银钱的如流水般投入,在这一刻,都化作了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丰收图景!

    宣王亦是大受震撼。他虽知婉宁的计划宏大,也在大年初一时见过这片规整的土地,但亲眼目睹这浩瀚无垠的金黄稻浪,感受着空气中沉甸甸的丰收气息,他也心情激荡。他侧目看向身旁激动得惊呆了的王妃,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赏与骄傲。这丫头,竟真的化腐朽为神奇,在短短数月间,在这沼泽泽之地,凭空造出了如此规模的粮仓!

    “王妃,”宣王的声音满是赞赏与肯定,“你做到了!这景象,壮哉!美哉!光是你这十万亩地的产出,就足以支撑本王军营半年的粮草!你真了不起!”

    婉宁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激动的心情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:“王爷,我们下去看看!”她此刻只想亲手触摸沉甸甸的稻穗。

    宣王自然应允,率先翻身下马,又亲自扶着婉宁下马。一行人沿着田埂走向稻田深处。

    早有去年改造田的农夫认出了王妃,很快猜出了王妃身边的人是王爷,激动地跪下行礼,高呼千岁。王爷和蔼的示意大家起身:“乡亲们辛苦了!快起来,本王和王妃来看看咱们的收成!”

    婉宁走到田边,蹲下身,仔细端详着面前的稻子。秋霜立刻打开木箱。婉宁取出特制的木尺,动作娴熟地测量起稻杆的高度,又小心翼翼地量取最长稻穗的长度,口中低声报着数字,秋霜则在一旁的簿册上飞快记录:“灵阳县,沼泽改造良田,十万亩。稻杆最高一尺四寸……稻穗长三寸半……”

    接着,婉宁从秋霜手中接过一把锋利的镰刀。宣王本想阻止,怕稻叶划拉伤王妃手,但看着她专注的神情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只见婉宁选中一颗格外饱满的稻子,手起刀落,干净利落地将其割下。

    她捧着这株沉甸甸的稻穗,用手掂了掂重量,如同捧着稀世珍宝。早有管事在旁支起一杆小秤。婉宁小心地将稻穗上的谷粒捋下,放入秤盘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秤杆上。

    “湿重……二两三钱!”管事高声报出。

    婉宁眼中光芒更盛,立刻在簿册上记录下来:“单颗湿重二两三钱。”她心中飞快估算着,这十万亩地的总产将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!远超她最初的预期,甚至超过了白月湾的良田!

    宣王虽然不通农事细节,但看着沉甸甸的长谷穗和粗壮的稻杆,也让他瞬间明白了这份丰收的重量。他看向婉宁的目光,充满了震撼与难以言喻的珍视。这丫头,热爱农事,而且敢想敢行动,她的价值,如同千军万马!

    记录完毕,婉宁才恍然想起被冷落在一旁的王爷,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,兴奋道:“王爷,您看这稻子!比白月湾的还要好!这黑淤泥真是肥沃!”

    宣王含笑点头,眼中满是赞赏:“全赖王妃慧眼识珠,规划有方。此乃辽东之福,亦是本王之幸。”他环顾四周,看到远处已有不少农夫在管事的指挥下开始从岸边割稻,便问道:“王妃打算如何安排这十万亩的收割?”

    婉宁早有成算,目光扫向一直恭敬侍立在旁的灵阳县令:“县令大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